臺中市私立北屯格瑞特幼兒園 BEITUN GREAT INTERNATIONAL ART SCHOOL
  • 校園探索
  • 教學發現
  • 訊息分享
  • 入園資訊
  • 聯絡我們
FACEBOOKLINE
Register/Sign in

腸病毒來了!家長別驚慌

  • 首頁
  • 訊息分享
  • 衛教宣導

訊息分享

  • 校園資訊
    • 10月19日 親子講座~
    • 10月12日敬老節活動~敬邀您一起同樂唷~
    • 感恩心 祖孫情活動~敬邀阿公阿嬤跟我們一起留下難忘回憶唷~
    • 12月9日親子旅遊~邀您一起~親子同樂~
    • 10月活動熱鬧登場(美語活動&萬聖節活動)
  • 教養文章
    • 孩子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
    • 幫助手足和樂的五個公平技巧
    • 在家養成「先說再拿」好習慣
    • 吃飯的重要規則
    • 比處罰與獎勵更有效的教養方法
    • 不變,是幼兒的成長需要
    • 讓孩子保有多一點的彈性
    • 幼兒園新生爸媽須知─幼兒入學先修篇
    • 上學,不只是老師的事
    • 幼兒園新生爸媽須知─入學適應技巧篇
    • 關於吃飯,你應該相信孩子
    • 我會專心聽別人說話
    • 親子教養專家鄧蔭萍:先擁抱,再說話
    • 動來動去,孩子更專心
    • 提升專注力,先檢查孩子的坐姿
    • 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
    • 父母常犯的6種管教錯誤
    • 用愛,不要用擔心陪伴孩子
    • 小小孩必學三種規矩
  • 衛教宣導
    • 照顧腸胃炎的新觀念
    • 新型冠狀病毒預防
    • 腸病毒知多少
    • 腸病毒宣導文章
    • 武漢疫情防疫宣導
    • 視力保健
    • 病毒威脅來勢洶洶!做好清潔抗菌,孩子自然生病少
    • 幼兒便秘,檢視5大生活習慣
    • 防曬先擦還是防蚊先擦?
    • 疾病新知-扁桃腺化膿
    • 掌握弱視矯正黃金期,最晚4歲做檢查
    • 被蚊子咬,抓破皮要如何照顧?
    • 紅屁股別亂擦!4種藥膏比一比
    • 病毒威脅來勢洶洶!做好清潔抗菌,孩子自然生病少
    • 疾病新知-孩子發燒時,給爸媽建議做法
    • 疾病新知-急性中耳炎
    • 疾病新知-川崎氏(Kawasaki)症候群
    • 口腔保健
    • 如何預防腸病毒
    • 克服孩子挑食,父母可以做的十件事
    • 達人食譜 挑戰孩子厭惡的食物─蔬菜篇
    • 增強免疫力‧醫師出招
    • 腸病毒來了!家長別驚慌
    • 三原則,預防寶寶過敏
  • 其他宣導
    • 警察局委託事項宣導~
    • 收退費基準
    • 預防青少年犯罪宣導
    • 流感疫苗~
    • 地震警報宣導~
    • 交通安全宣導~
  • 美味餐點
    • 112年11月餐點
    • 112年10月餐點
    • 112年9月餐點
    • 112年度8月份餐點
    •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餐點表
    • 112年7月餐點
    • 112年6月餐點
    • 112年5月餐點
    • 112年4月餐點
    • 112年2、3月餐點
    • 112年1月餐點
    • 111年12月餐點
    • 111年11月餐點
    • 111年9月餐點
    • 111年8月餐點
    • 111年7月餐點
    • 111年6月餐點
    • 111年5月餐點
    • 111年4月餐點
    • 111年3月餐點
    • 111年2月餐點
    • 111年1月餐點
    • 110年12月餐點
    • 110年10月餐點
    • 110年11月餐點
    • 110年9月餐點
    • 110年8月餐點
    • 110學年度餐點表
    • 110年4月餐點
    • 110年3月餐點
    • 110年3月餐點
    • 110年2月餐點
    • 110年2月餐點
    • 109年5月餐點
    • 109年4月餐點
    • 109年3月餐點
    • 109年2月餐點
    • 109年1月餐點
    • 108年12月餐點
    • 108年11月餐點
    • 108年10月餐點
    • 108年9月餐點
    • 108年度 上學期餐點表 9.11.01 月份
    • 108上學期餐點表 8.10.12 月份
    • 108年7月餐點
    • 108年8月餐點
    • 餐點表107下學期 108年3、5、7月份
  • 校園活動
    • 1012祖孫節感恩活動
    • 921地震演練
  • 每月公開訊息
    • 111年12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12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11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10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9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8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7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6月北屯格瑞特訊息
    • 111年5月北屯格瑞特公開訊息
    • 111年4月官方LINE
    • 111年3月官方LINE
    • 111年2月官方LINE
    • 111年1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12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11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10月LINE
    • 110年9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4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8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6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7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5月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3月的官方LINE
    • 110年2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10年1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12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11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10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9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8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7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    • 109年6月官方LINE公開訊息

腸病毒來了!家長別驚慌

近來門診常常看到被學校懷疑是腸病毒而要求看診的病例,多半是因為孩子有發燒或是喉嚨痛,被老師檢查到口腔有破皮或白點,懷疑是腸病毒,而要求醫師做進一步的確認。不論有沒有發燒,一旦發現到孩子口腔有潰瘍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腸病毒」。老師的仔細檢查使醫生也不敢大意,即使喉嚨尚未有潰瘍,也是請家長密切觀察和追蹤、小心防範,以防病情變化。在政府和醫護人員大力的宣導之下,口腔檢查篩檢腸病毒已成為慣例(尤其是在多個幼稚園和國小的班級被迫停課後)。 

今年年初即使天氣變得很冷,還是陸續發現有腸病毒的病例,有關腸病毒的認識,報章雜誌報導甚多,在此,我想以問答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認識,進而知道如何預防感染。

什麼是腸病毒?
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目前有60多種,並且仍在陸續發現中。腸病毒一直持續的存在人類之中,它們廣泛的分布在全世界,包括地下水道的汙水,並且只感染人類。

腸病毒如何分類?

以前將這些病毒分為四大類:小兒麻痺病毒、克沙奇病毒(有23種A型和6種A型)、伊科病毒和腸病毒(68型~)。近來用基因序列分析歸類後,重新分為人類腸病毒A、B、C、D四型,其中較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腸病毒71型,被歸類為人類腸病毒A型。

腸病毒通常何時流行,一年四季都有嗎?

臺灣全年都有感染的病例,尤其是從3月下旬開始,疫情慢慢上升,5月到6月中旬時達到高峰,放暑假時稍微減少,到9月開學後又有一波流行。

腸病毒會造成什麼樣的疾病及症狀?得過後還會再得嗎?

感染腸病毒後,約有50%~80%的人不會發病,或是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,尤其是大人,所以常不自覺的成為傳播媒介而傳染給小孩,引起嚴重的症狀。小孩感染後較特殊的臨床疾病有:手足口症、泡疹性咽峽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心肌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。由於同一種病症可以由很多不同型別的病毒造成,感染到某型腸病毒後也只對所感染型別的腸病毒產生免疫力,因此,雖然感染一次後可以產生持續數十年的免疫力,但也只對曾感染的那一型腸病毒有免疫力,所以得過後是還有可能會再得到的。

這些疾病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嗎?要如何照顧?

泡疹性咽峽炎:除了突發性的發燒外,口腔深處的咽峽部位會先出現小水泡,然後水泡會破掉變成潰瘍,有時舌頭上顎部位也會有潰瘍,病程大約4~6天,因為吞口水很痛,所以有時會看到流口水的現象,甚至嘔吐。

手足口症:除了發燒以外,手腳、臀部和口腔都會出現水泡,水泡的範圍廣泛,包括:口腔、臉頰部黏膜、舌頭、上顎、牙齦甚至嘴唇,四肢則在手掌、腳掌、膝蓋、手腕、手指、腳趾間有皮很厚的水泡,水泡會破掉,有的人會覺得水泡很癢,有些感染得厲害的連身體和大腿上也有水泡,腳指甲也會有裂痕,病程約7~10天。

上述兩種疾病因為會引起喉嚨痛,所以在餵食時,盡量選用較涼又軟的食物,例如:果凍、布丁、冰淇淋、優酪乳、豆花、運動飲料、果汁等,注意不要有脫水的現象。另外,腸病毒造成的無菌性腦膜炎和腦炎,會讓病童發生頭痛、頸部僵硬、煩躁和睡眠不安等極度不適的症狀,嚴重的話會嗜睡、反應遲鈍,遇到這種情況,就需要儘快到醫院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,避免病情惡化。

腸病毒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嗎?如何提早發現?

大多數的人在感染腸病毒後約7到10天就能痊癒,但是極少數人感染後,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尤其是感染到較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腸病毒71型時。所以,從發病後7天內要特別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的前兆病徵,包括:

﹙1﹚嗜睡、意識改變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等(一般是在發病3至4天後出現)。

﹙2﹚持續嘔吐。

﹙3﹚出現肌躍型抽蓄:即在睡覺時出現被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顫抖式的收縮,次數頻繁且在白天清醒時也會出現。

﹙4﹚呼吸急促,在沒發燒或哭鬧時,心跳加快,心跳每分鐘100到120次以上。

有上述症狀時要迅速就醫,尤其是3歲以下幼童感染時,併發嚴重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比例較高。

腸病毒的潛伏期和傳染期有多長?如何傳染?

潛伏期為2到10天,平均約3到5天。在發病的前幾天,從喉嚨和糞便就可發現到病毒,並且具有傳染力,其中在口鼻分泌物的病毒可持續存在1到2週;在腸道可持續存在8到12週;通常在發病一週內傳染力最強。

腸病毒主要由腸胃道(病人的口水、糞便、汙染的食物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散播出去,也可經由接觸水泡而傳染。即使是沒有症狀的帶原者,其口鼻分泌物也可能傳播病毒,所以不易防治。

腸病毒是否大多感染小孩,大人會得腸病毒嗎?

大多數0~5歲孩子的免疫系統不如大人完備,尤其是年齡越小,接觸過的病毒越少,所以體內沒有抗體,感染到的危險程度相對較高。6歲的孩子二分之一有抗體;7~12歲的學童三分之二有抗體。成人則因大多數都有接觸過腸病毒,所以體內有抗體,除非因為熬夜壓力大,或飲食造成免疫力下降才會感染到。臨床上還是有看到30多歲的父母感染到腸病毒。

腸病毒有何特性,可以據此消毒和處理被汙染的衣物嗎?

煮沸法:腸病毒在室溫可以存活數天;4℃可以存活數週;冷凍下可以存活數月以上,但在50℃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。所以,可將食物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以減少腸病毒的散播。

日曬法:紫外線可以降低病毒的活性。

漂白法:腸病毒對酸和許多化學藥物具有抵抗性,包括:抗微生物製劑之酒精和清潔劑,均無法殺死腸病毒。鹵素類含氯的消毒劑如漂白水,可以使腸病毒失去活性,水中0.3~0.5PPM的餘氯就可以使其不活化。

要如何預防腸病毒?

﹙1﹚養成勤洗手的個人衛生習慣,包括進食前、抱小孩前、如廁後。尤其是幼童的照顧者或接觸者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。

﹙2﹚玩具常清洗消毒,不讓小孩把玩具放在嘴裡咬。

﹙3﹚注意家裡的清潔和通風。

﹙4﹚盡量不要和疑似病患接觸,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孕婦、新生兒及幼童。

﹙5﹚新生兒可多餵母乳,以提高免疫力。

﹙6﹚於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有疑似症狀時應盡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,以減少感染機會。

腸病毒患者如何治療?

﹙1﹚無特殊治療方法,醫師大多給予對抗症狀的支持性療法,疑似重症的患者會給予免疫球蛋白。

﹙2﹚小心處理病患的排泄物﹙口鼻分泌物、糞便﹚,處理完畢立即洗手。

﹙3﹚請病患多補充水分、多休息,學童盡量請假在家休息,以避免感染給同學。

﹙4﹚對家中第二個病患要特別小心,因為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,嚴重程度可能提高。

﹙5﹚特別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,如嗜睡、持續性嘔吐、肌躍型抽蓄等。

Contact
GREAT
聯絡格瑞特幼兒園
臺中市私立北屯格瑞特幼兒園
BEITUN GREAT INTERNATIONAL ART SCHOOL
地址:台中市北屯區松竹北路236號
服務專線:04-2241-3133
傳真專線:04-2243-8859
FACEBOOKLINE
訂閱
退訂
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