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吃飯,你應該相信孩子
關於吃飯我們大人的責任是:1.準備健康均衡的食物~
讓孩子只能接觸到健康的食物,才不會被垃圾食物占據他的食慾與食量。
另,一歲過後牛奶不該是孩子的主要營養來源,將會造成他營養不均的問題。
2.減少進餐時環境的干擾源~
不要讓孩子看電視配飯,或是3C撥卡通、影片配飯,那只是麻痺了他的知覺,暫時的讓他安靜卻犧牲了他體會食物的美味與和家人互動的時刻。
3.允許孩子大小餐~
我們大人自己都會有大小餐的時刻,所以當外在環境都已經控制好,孩子卻無法吃完一樣的量時,不需要過度要求他們每次都一定要塞完一整碗的飯量。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在每次盛飯前和孩子討論量的多寡,讓他們習慣吃多少就拿多少,可先少量,不夠可以再盛,也可藉此增加孩子的成就感與主導權。
4.堅持該有的限制~
一小時還沒有吃完飯真的太久了,不但養成拖延的習慣,更會讓牙齒長時間浸泡在細菌中,容易引發齲齒的問題。也不要讓孩子習慣一天多餐,下午學校已經會提供點心了,所以接孩子時就不需要再給零食、點心,更會影響到晚餐的食量,寧可提早用餐,孩子的體重會浮動是正常的,尤其剛入學時大部分孩子因為活動量增加都會減輕一些,不用過度擔心。
說好要收飯,時間到請淡定的收走,告訴他:「我沒有生氣,但我說到一定會做到,現在你可以離開位子去做你的事情了。」如果孩子出現哭鬧,盡可能轉移他的注意力,不要和孩子出現對立的局面,更不要冷嘲熱諷的說:「你看吧,我早就告訴過你了!現在餓了吧!」陪著他一起度過這段期間,試著同理他的感受但絕不代表要屈服於他的要求;如果孩子還是一直唉餓,可以技巧性的讓晚餐提早一些開動,但兩餐之間不提供食物的原則需要謹守。然後切記家中大人的管教要一致才會看到效果。